城市地下管网检测机器人行业在我国拥有蓝海级的市场,除了技术上的完善,还有政策上的支持。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所谓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而海绵城市的核心之一就是地下管网健康程度。代毅介绍到,城市地下管道维护分为:测绘、检测、清淤、修复,从上到下四个环节,博铭维智能科技负责的是其中的检测环节。博铭维制造城市管网数据链、设备链、服务链三大领域,共同构建城市地下管网安全运营物联网生态系统。
国家对地下管网安全十分重视,此前在《全国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要实现地下管网管理、信息化和运行智能化;加强地下管线建设改造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全面改造使用年限超过50年、材质落后、漏损严重、瓶颈管段的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损率和事故率。
目前,现有管网检测机器人技术日益成熟,博铭维智能科技现有管网检测机器人技术表现出色,但代毅坦言管网检测机器人行业是高技术壁垒行业,除了要克服垂直管道、复杂结构管道、变径管道等多种外在不利因素,自身的技术也仍需要不断的突破。
首先是能量供给。管道机器人以电能驱动为主,普遍采用携带蓄电池或是拖缆供电的方式,要么供电时间短,要么负载过重,都不适宜长距离复杂构造管道内的行进。因此方便持久的供电方式,会是未来研究重点。
其次是视频处理技术。目前机器反馈的视频都会通过电缆回传到显示器上由工作人员一帧一帧的去看,这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度有一定要求,而长时间枯燥的观看可能会引起一些重要信息的疏漏。代毅表示,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未来人工智能与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的结合将会是管道机器人发展的一个趋势,博铭维智能科技也为早已此做好了准备,此前已与中科院成立了AI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发图像处理技术。
伴随着技术一起成长的还有市场规模,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在2018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结构中,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加,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突出的需求。2017年中国特种机器人销售额达到7.8亿美元,同比增长17.5%;2018年中国特种机器人销售额达到9.1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增幅再提高。虽然目前管网检测机器人在特种机器人市场占比不算太高,但随着新兴市场的不断催生,地下管网检测机器人在我国市场占比将不断增加。
董事长代毅表示,博铭维智能科技未来会继续以“实现城市智慧管理与公共安全保障”为己任,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为客户提供特种机器人行业之精品,为实现“中国制造、深圳制造”走上国际舞台而不断前行。

明星产品Gator-s1管网检测全地形机器人
高清镜头:云台摄像头可水平360°旋转,前摄像头200万像素,后摄像头130万像素,具有1080高清画质,具有防刮,防凝水功能
作业环境:轻便灵活,适用于管径DN600以上的市政排水管道、暗河箱涵、河流浅滩等恶劣淤泥堆积环境
持久续航:单个电池作业可达2小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专利设计:采用滚筒螺旋式推进设计,符合全地形行进需求,可高效通过管道复杂环境
手持式终端:触屏APP操作,人性化用户界面,可配合手柄操作
智能收放线:线缆车具备自动收放线功能,提高检测效率
报告软件:平板控制终端软件可同时叠加收集多种数据信息,快速生成更全面的报告文档
Dolphin-L1多功能管网机器人
适用管径:DN200mm-DN3000mm,适用范围广
无线连接:控制终端与线缆车无线连接,使用方便
高清镜头:前后200万像素,附带除雾功能
激光测量:平行激光束标定裂缝宽度
模块化快拆:云台、升降架、车轮可快拆,云台可直接与车体连接使用
防护等级:防护等级IP68
越障能力:爬坡能力大于30°,具备防倾覆报警功能
手持式终端:触屏操作和独有的专业手柄操作,便于携带和操作
智能收放线:线缆车具备自动收放线功能,提高检测效率
Peek2s高清无线潜望镜
无线通信:独家无线点对点通信技术,不需要线缆
高清镜头:214万像素高清摄像头,附带除雾功能
防护等级:机身IP68防护等级,全设备防尘防水
超大俯仰:俯仰110度,镜头可一键复位,可看井底
手持式终端:轻量化智能终端,便于携带和操作
快速充电:可三小时内同时将终端、中继、主机电池充满电